在贵阳,夫妻俩由于没有相关技术和专业知识,先后辗转很多地方,都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丈夫心灰意冷,垂头丧气的对她说,要不我们回家吧。但一向坚强的蔡群心有不甘,“天无绝人之路,我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在蔡群鼓励下,丈夫信心倍增,彼此照应着、拼搏着。
在贵阳没多久,蔡群觉得在这里还是不能很好的生活,何不换个地方看看。于是,夫妻俩踏上了南下深圳的火车,重新找寻自己的新生活。
到深圳后,夫妻俩虽然找到工作,但在这里的时光却让她终身难忘。
在深圳打工的日子里,夫妻俩尝尽了背井离乡的辛酸生活,尝尽了寄人篱下的酸甜苦辣,尝尽了看别人脸色行事的日子,尝尽了被人大呼小叫的滋味。但在这里,却激发了她回乡创业的念头,让她找到了人生的目标。
回乡创业把名扬
在深圳呆了一年多时间,夫妻俩毅然放弃来之不易的工作,席卷铺盖,回乡做自己想做的事。
回来后,夫妻俩合计,决定重新拾起看似被淘汰了的传统手艺——蜡染、刺绣。力争打响苗族蜡染、刺绣品牌。
从此,夫妻俩夫唱妇随,为自己的梦努力着。
皇天不负有心人,一次次偶然的机会,蜡染、刺绣把她推向了舞台。
2006年,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全面启动,手艺日益精良的蔡群,踊跃地报名参加了比赛,并荣获“毕节名创”二等奖;2008年、2009年她连续两年在“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能工巧匠选拔大赛中荣获蜡染蜡画一等奖,连续两年为织金苗族蜡染工艺捧回金色奖杯,并获得“贵州名创”荣誉称号,织金苗族蜡染工艺也由此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和评委们的高度评价。
正因为对蜡染的热爱,苗家女蔡群不仅多次捧回殊荣,而且让织金蜡染刺绣受到消费者的追捧,而多次在“多彩贵州”大赛中获奖的蔡群,已然成为贵州蜡染的一个响亮品牌,经常受到各界媒体的采访,许多客商慕名前来订购或亲身体验蜡染工艺的制作乐趣。在蔡群的带动下,织金苗族蜡染涌现热潮,很多苗族村寨家家户户都在制作蜡染,形成苗乡一道道美丽的风景,民族民间传统工艺逐渐形成一个文化产业。
2009年7月,蔡群想方设法,从亲戚朋友哪里借来8万元,率先创办了织金县蔡群蜡染刺绣工艺厂,将传统的民族民间工艺,压缩包装、制成别具一格的民族特色旅游纪念品,为发展地方旅游经济、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奉献青春热血。目前,她的工艺厂多的时候每日有60人在工作,少的时候也有30左右个,年创收上百万元,带领周围几十户苗族同胞致富。2013年2月,蔡群光荣地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3月2日,随贵州代表团赴北京出席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谈到作为人大代表出席全国“两会”的感受,蔡群说,自己深感荣幸有这样的机会,但更多的是感受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她表示,作为人民的代表,她将不辜负人民的期望,努力听取地方老百姓的心愿,时刻铭记地方老百姓的意见和建议,将老百姓的心声带到北京,同时也作为地方民族的优秀形象亮相于世界。
点燃激情“中国梦”
全国“两会”结束后的第二天,蔡群没有逗留,而是第一时间从北京赶到织金的家,到家后的第二天,她立即召集了自己厂里的职工,传达学习“两会”精神,并和大家分享她20天来的“两会”情结。同时,向大家讲述了自己的“中国梦”。
蔡群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说,习主席在讲话中反复提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梦,是人民的梦,人民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依靠。“对于我来说,我也有我的‘中国梦’,就是做大做强蜡染、刺绣文化产业,带领更多的苗族同胞在家门口就业,让更多的孩子不再是留守儿童,同时,加大蜡染刺绣产业的覆盖面,让更多的苗族同胞参与进来,最终实现与全国各族人民同步小康。”
蔡群说,在下步的工作中,她将积极争取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扶持,大力培养一批蜡染刺绣能手,既更好地保存了民族民间文化,又能壮大自己的产业和带领大家致富。同时,争取把自己的企业搬到园区里面去,这样能更好地带民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