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省级39个,市级52个,县级286个。国家级传承人3名,省级传承人21名。内容涉及漆器、服饰、美食、雕刻等。例如,国家级保护名录大方漆器制作工艺、大方豆制品制作工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威宁彝族赶毡工艺、织金苗族蜡染刺绣等等,这些传统技艺及其制品,因其蕴含的历史人文气息而倍受人们的珍视。
(三)悠久厚重的历史人文。我市文物古迹星罗棋布。有人类起源的黔西观音洞、神秘的古夜郎可乐遗址、古朴凝重的土司庄园、浩如烟海的彝文古籍文献、护国军将领蔡锷北上讨伐袁世凯时曾经列阵阅兵的草海六洞桥、随基督教的传入而落户于深山古寨的英式洋房——威宁石门坎柏格里故居、赫章葛布教堂,还有奢香古驿道、象祠等等,与这些历史古迹相呼应的,是一个个蜚声中外的历史名人:奢香夫人、王阳明、丁宝桢、柏格里……还有红色革命留下的鸡鸣三省会址等等。由这些历史人文而引发的土司文化、夜郎文化、象祠文化、红色文化等,正是我市历史文化丰富的内涵所在。
(四)别具一格的饮食文化。我市独特的地形地貌、气候水土,出产了丰富的食材。由此形成的各种特色美食餐饮,形成具有黔西北特色的饮食文化。如“织金水八碗”、“夜郎八卦鸡”、“大方豆干火锅”、“宫保鸡丁”等,更有品质优良的酒类、茶叶、皱椒、竹荪、核桃、土豆等,早已是名声在外。
三、整合地域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促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我市拥有如此珍贵稀缺的旅游自然资源,又有如此丰富独特的优秀地域文化,如何将二者有机整合,发挥更强的综合效应,使之真正成为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呢?当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开展地域特色文化资源普查。包括历史、民俗、文物古迹、名人、民间工艺等等。
(二)对普查出的文化资源分类梳理,分别加以提炼打造。修复一批文物古迹、打造一批文艺精品、保护一批能工巧匠、传承一批传统工艺。
(三)加大地域特色文化的包装、宣传、推介,使之传遍大江南北,让更多的旅游者心生向往。
(四)把地域特色文化嵌入到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中。统筹策划,同步实施。每个景区景点建成之后,都有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可同时向游客展示。
(五)拓展地域特色文化的展示平台。在旅游景区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习场所、专题博物馆、民族歌舞表演等。集中力量在百里杜鹃风景区和织金洞景区等成熟景区推出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实景剧,以此来留住游客,产生更多的旅游附加值。这方面国内有很多成功例子。如广西的《映像刘三姐》、西安市在华清池推出的大型实景剧《长恨歌》等都获得极大的成功。《长恨歌》每年演出季观众达30万人次,年收入近7千万元。黔东南从江县的小黄村,2013年全村靠侗歌展演就创收160余万元。
(六)大力发展旅游商品。旅游商品销售,是旅游经济最直观的体现。一件旅游纪念品或旅游商品,是旅行者“到此一游”的见证者。所以这件纪念品应代表旅行者所到之处的历史、文化、民俗等特征。而我市大量的民间工艺品、土特产品正好可以充分表达这一愿望。少数民族服饰、刺绣、蜡染、漆器、特色食品等都是极好的旅游商品。
目前我市旅游商品处于分散、量少,质地不精、品牌不响的状态。应从一下加大推动的力度:
一是加大资金政策扶持力度。实施旅游商品“万户小老板工程”,实行无门槛准入。特别是对利用传统工艺、家庭式作坊生产旅游商品的,政府更要加大扶持和指导力度,使之在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保护传承了民间技艺。二是指导品牌创建。针对目前旅游商品小散乱的情况,应加大引导指导,提高制作水平,合力创建品牌。三是畅通营销渠道。在旅游景区规划建设旅游纪念品一条街,举办旅游商品展销会,借助电子商务平台等扩大旅游商品的销售规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