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概览
38365-365历史概况
毕节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毕节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38365-365关于绿色
38365-365关于毕节
38365-365关于毕节
关于全市2014—2015年通村
毕节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毕节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毕节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首页>监督工作>正文

 
     
 

关于《毕节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纲要编制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

 

市人民政府:

20151230日至31日,市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发改委主任彭华昌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所作的《毕节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情况报告》。

会议认为,“十二五”期间,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毕节试验区先行先试优势,把发扬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精神作为改革发展的内生动力,统筹全局与重点突破的关系,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调整和完善推动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基本实现了“十二五”规划既定的预期目标,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进展,为“十三五”的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会议指出,“十三五”时期是继续贯彻落实《深入推进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规划(20132020年)》,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更是全面深化改革、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编制好“十三五”规划对于我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倒排时间节点,明确责任分工,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加紧完善规划纲要编制工作,同时也要向全体代表做好规划纲要草案解读工作,共享信息,凝聚共识,为市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审议和批准工作做好准备。

为进一步完善“十三五”规划,会议提出以下建议:

一、认真总结,科学测算。要认真总结分析“十二五”时期的发展经验和不足,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为导向。注意新旧政策衔接,在具体指标上,要与 “十二五”发展态势相融通,补充短板。突出精准扶贫工作的内生性、自觉性,着重从外扶为主转向内强为主,强调扶贫先扶“志”,变依靠外力扶助脱贫为依靠内力发展治贫,消除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充分听取和征求各领域专家意见,科学测算各项任务目标,对于重点任务要体现统筹兼顾、全面推进;对于重大举措要切合实际、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准确把握我市现阶段发展特征,理性分析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使规划更具前瞻性、现实性和科学性。

二、调整结构,构建特色产业体系。着力从根本上改变低端、粗放、低效的产业格局,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水平。培育新兴产业,壮大资源深加工产业、提升装备制造业,大力发展新型建筑建材产业,发展轻型节能环保建材;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加快煤炭“二次创业”,优化电力产业,巩固烟酒产业;优化大数据产业链,以新一代信息产业为基础,围绕大数据核心业态、相关业态、衍生业态规划布局,大力引进上下游企业,实现企业配套互补、延伸产业链;强力推进旅游产业,加快旅游基础配套;发展大健康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山地高效生态农业,突出科技化,提高支撑力,突出产业化,提高聚集力,突出品牌化,提高竞争力。

三、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更是发展的机遇。要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倒逼改革。加大经济体制改革力度,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着力加强在商事制度、土地制度、“飞地经济”等领域的改革。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陆开放,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等重大历史机遇,积极主动和深度融入对外开放大格局,加快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开放大平台和载体,构建内陆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增强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要把抓落实作为推进改革的重点,着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实现突破。

四、提升公共服务,增强保障能力。要着力完善人民群众生活所必需的基本公共教育、劳动就业服务、社会保险、基本社会服务、基本医疗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基本住房保障、公共文化体育和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建立符合市情、覆盖城乡、公平合理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强化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提高公众获取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构建多元供给社会机制,全方位支撑基本公共服务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上一篇:关于《全市卫生和计生工作情况报告》的综合审议意见
下一篇:毕节市行政诉讼案件审判工作情况专题调研报告
 
Copyright © 2006 www.atela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38365-365 版权所有
38365-365 主办  黔ICP备 09000728 号 技术支持:新利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