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发:罗运欢 编发日期:2018-05-03
38365-365执法检查组关于《贵州省大扶贫条例》实施情况检查报告
根据《38365-3652018年工作要点》安排,3月12日,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召开会议,听取市人民政府关于《贵州省大扶贫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市扶贫办、市交通运输局、市农委、市水务局、市水库和生态移民局等市直部门贯彻实施《条例》的自查情况报告,并对《条例》执法检查工作进行部署。3月19日至26日,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分2个小组,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学军、罗昌琪带队,分别对威宁自治县、赫章县、七星关区、大方县、金海湖新区进行检查。并委托黔西、金沙、织金、纳雍四县人大常委会、百里杜鹃管理区人大工委对各自县贯彻实施《条例》情况进行检查,形成执法检查报告。现将执法检查综合情况报告如下:
一、贯彻《条例》,治贫成效明显
自2016年11月1日《条例》施行以来,全市上下高度重视,认真贯彻执行《条例》,坚定不移地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牢固树立依法治贫意识,切实履行法定职责,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工作,脱贫攻坚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开展学习宣传,增强依法治贫意识。《条例》出台后,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各类会议对《条例》进行传达学习,在全市上下营造贯彻学习《条例》的浓厚氛围。通过电视专栏、报刊、网络、张贴标语等形式广泛宣传引导,深入解读《条例》各项内容。通过举办培训班,使各级各部门知悉自身法定职责,提高广大干部的法治意识。利用“新时代农民讲习所”面向群众进行《条例》宣讲,同时将《条例》印成手册发放到乡、村,提高群众知晓率。如市人大寓支持于监督之中,利用举办乡镇人大主席培训班的契机,把《条例》列入培训内容,对各县(区)人大农业农村委负责人及乡镇人大主席进行宣讲培训。又如威宁、赫章两县举办专题培训班,专门邀请省人大常委会领导对《条例》进行宣讲、解读。
(二)加强组织领导,为《条例》的实施夯实基础。按照《条例》总则关于政府职责、扶贫机构设置、扶贫法规宣讲解读的规定,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对脱贫攻坚的组织领导。一是强化组织架构,落实领导责任。坚持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双组长”工作机制,成立市脱贫攻坚指挥部,实现全市脱贫攻坚工作统一调度。层层签订市、县、乡、村四级责任状,压实各级责任,做到领导、责任、措施、落实“四到位”。全面落实“市领导包乡镇、县领导包村、乡镇干部包户、党员干部包人”的包保制度。落实乡镇扶贫工作站人员编制1281名。二是深刻领会立法精神,建立脱贫攻坚制度体系。责任体系上,压紧压实“五主五包”责任,建立脱贫攻坚责任链,健全“市级统筹调度、部门合力推进、县区具体落实、乡镇负责实施”的作战体系,将责任和任务层层落实到人,做到人员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效果到位,对脱贫攻坚重大项目统一规划、统一实施和统一管理,保障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如黔西县扎实开展县、乡两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结对帮扶工作,精准施策,实现“一村一扶贫工作队、一户一帮扶责任人”全覆盖。政策体系上,确立了“创新发展、同步小康”这一核心,突出“大党建”这一统领,围绕“大扶贫、大安全、大发展”三个重点深入推进“113攻坚战”这一目标,并在出台决战贫困56条的基础上,相继召开系列专题会议有效贯彻中央和省“五个一批”、“六个精准”、“33668”扶贫攻坚行动计划、“1+10”配套文件、“六个到村到户”等政策措施。攻坚行动上,通过开展“脱贫攻坚大回访、春季攻势、夏季大比武、秋季攻势、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春风行动”等活动,持续掀起多轮攻坚战,坚决打赢产业扶贫、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和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等“四场硬仗”。本新闻共 6页,当前在第 1页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