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体系上,围绕脱贫攻坚重点任务,完善考核办法,用好通报、奖励、约谈、问责等手段,定好县乡脱贫工作的“度量仪”和“质检仪”,推动脱贫攻坚责任、政策、工作落实。
(三)依法履职尽责,充分彰显《条例》的主导作用。全市各级各部门围绕《条例》重点内容,切实依法履职,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依法制定了脱贫攻坚规划。各县(区)按照《条例》关于制定本行政区域脱贫攻坚规划的要求,制定了符合各自实际的《脱贫攻坚规划》,科学规划了产业扶贫、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搬迁扶贫、生态建设扶贫、教育医疗扶贫、社会保障兜底扶贫等脱贫攻坚工作任务。如大方县委托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编制了《大方县“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并经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贵州省社科院区域研究所、贵州大学中国西部发展能力研究中心、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建设与贫困研究院、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专家评审通过。
二是依法强化投入保障。各级政府积极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在本级财政预算中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并建立与脱贫攻坚任务相适应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增长机制。1.整合涉农资金,增加财政投入。2017年共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3.88亿元,市级财政投入1.61亿元,整合财政涉农资金56.6亿元,各县(区)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总和达到7亿元,且都按《条例》的要求增列专项扶贫预算。如七星关区2016年地方财政收入24.23亿元,2017年地方财政收入25.5亿元,增量为1.27亿元,增量的15%为1911.75万元,2016年扶贫预算资金6461.38万元,2017年扶贫资金预算为1.2亿元,增列预算资金5538.62万元,已超出区地方财政收入增量的15%。2.创新投融资机制,不断注入扶贫基金。建立毕节试验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浦发)投资基金,获得浦发银行批复127.45亿元,第一批17.20亿元已全部划拨深度贫困县。争取贵州省脱贫攻坚投资基金扶贫产业子基金审批项目88个,审批额度104.5亿元,已投放项目55个,审批额度62.21亿元。3.用好“特惠贷”。2017年“特惠贷”向5.2万户贫困户发放贷款25.6亿元,全市累计向11.92万户贫困户发放贷款50.61亿元。
三是依法建立和完善扶贫项目库。各县(区)按照《条例》关于“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发展情况与脱贫攻坚规划,建立完善扶贫项目库”的要求,积极谋划项目入库,确保项目发挥效益,带动贫困户脱贫。如织金县建立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储备项目库及“五通四有、四有五覆盖”需求台账,待上级扶贫和财政部门下达资金计划后,遵循择优的原则,一律从项目库中遴选项目,并对项目资金进行匹配,经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批准后,由各乡镇(街道)组织实施。
四是依法构建大扶贫格局,积极争取各方帮扶。紧紧抓住全国政协、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有关部委定点帮扶毕节和广州市对口帮扶毕节的机遇,按照《条例》第四章“社会参与”的相关规定,积极争取和引导各类力量汇聚到脱贫攻坚上来,构建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和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的大扶贫格局。在各方的携手助推下,社会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如广州市帮助引进项目67个、投资303.18亿元,协助劳务输出近8500人,合作共建“毕节·广州产业园区”,每年安排 5000万元支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农超农企对接签约农产品销售金额达22亿元,开设毕节优质农产品展销中心和专柜80余个900余平方米。又如恒大集团在先期筹划30亿元着力解决大方县18.8万贫困人口脱贫的基础上,再无偿投入80亿元帮扶全市其他县(区),通过两年的努力,创造了全国瞩目的脱贫成就。一方面成功开启了企业精准扶贫新模式。另一方面有力彰显了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不断催生了结对帮扶的“恒大效应”。本新闻共 6页,当前在第 2页 1 2 3 4 5 6 |